大多數人並不像自己以為的那樣有自知之明。
研究表明,自我認知水平較高的人(懂得如何觀照自我、如何融入社會,對別人如何看待自己一清二楚)做出的決定會更明智,在學業和工作上會更出色,養育的孩子也更成熟。他們不太會撒謊、欺瞞和偷盜。他們與別人的關係也會更健康。
丹佛的職場心理學家尤里克(Tasha Eurich)花了三年時間研究自我認知,前不久出了本新書《自知力》(Insight)。她說,在自我認知方面,人可分為三類:有自我認知的人、低估自我的人(她稱之為「低估者」)和高估自我的人(「高估者」)。低估者會無情地進行自我鞭笞,高估者則相信自己一切都很出色。在這個問題上,尤里克沒有發現性別差異。
向內探索的自我認知是指內省,即了解自己本人,而向外探索的自我認知是指正確了解別人對自己的看法。這兩種自我認知,你可能只擅長一種。
尤里克說,向外探索的自我認知可能更難實現。我們可以通過接受治療或寫日記的方式來試圖了解自己,但即便如此,我們依然是在用自己的視角看世界。如果別人參與進來,可以讓我們對自己有一個更為客觀的態度。
如何才能知道別人對我們的真實看法呢?最了解我們的人通常不會對我們知無不言,特別是讓他們批評我們的時候。而社交媒體上的「點贊」和「互粉」功能又會讓人們對自我有一種虛假的認識。科技略去了很多面對面交流的反饋,比如身體語言和語音語調,而那些反饋其實非常有助於了解我們留給別人的印象。
尤里克說,對外自我認知是可以提高的。她和同事查閱了800多份有關自我認知的研究,對世界各地近5,000人做了調查,並對那些在一段時間內顯著提高了自我認知的50個人進行了深度採訪。
經尤里克確認,自我認知可以分為七類,其中既有需要自我修養的部分,也有為了增強自我了解而從別人那裡尋求反饋的部分。具體來說,它們是價值觀、激情、渴望、適合(什麼樣的環境讓我們開心又投入)、個性、優缺點,以及我們對周圍人的影響。
對於如何更清醒地認識別人對我們的看法,尤里克有如下建議:
找個合適的人,問問他/她的看法
這個人不一定要和你關係很近。配偶、至友或家人可能會不自覺地想討你開心。再者,他們和你關係太近,如果你不喜歡他們對你的看法,爆發衝突的可能性較大。
找個關係不那麼親近的、可能會給你客觀評價的人。研究表明,從視頻上觀察一個人差不多五分鐘的時間,無需見面,人們就可以給出對此人的評價,準確度可以媲美親友的看法。
你還應該找一個能對你具體情況具體分析的人。比如,你要是想知道異性對你的看法,那你應該去找個異性問問。
對自己想知道的東西盡量具體化
尤里克說:「不要給人家一張白紙,讓他們隨便填寫對你的看法。這樣做相當於自開門戶,你可能會聽到一些不想聽或暫時還無法接受的意見。」
尤里克建議,先做一些自我反省。好好想想,你希望別人如何評價你。
舉例來說,如果你希望自己在別人眼裡是個幽默詼諧、魅力四射的人,不妨找個昨晚一起和你參加派對的人,問問人家對你的印象。你做了哪些事幫自己樹立那個形象?又做了哪些事不利於那個形象?
多注意別人的反應
我們經常會迷失於自己的幻想中,編造一些別人對我們的看法來「糊弄」自己,而編造那些看法更多的是依據我們的不安全感,而不是別人的意見。
尤里克建議,先想想自己想成為怎樣的人,再把這個目標和實際結果進行對比。比如,你希望自己是派對上的「開心果」,那你講完那個以岳母大人為梗的長笑話後,人們笑了嗎?還是靜靜聽完後,面面相覷?
觀察別人待你是否有所不同
只觀察對方的身體語言還不夠,因為有些人生性活潑,而有些人則相對淡漠。還要注意他們對別人的態度,想想他們對你有同樣的態度嗎?你說話時他們聽得更多還是更少?笑得多還是少?
另外,觀察一個人的反應是否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變化,這點也很重要,特別是如果你和那個人很熟的話。人們的脾氣秉性具有高度連貫性,所以如果他們對你的態度有任何變化,可能是因為你有了變化。
辨別真假朋友
尤里克建議你問問自己:「誰會在凌晨兩點將你保釋出獄?」不算家人,你的這份名單上應該至少有一兩個人。如果沒有,想想自己能做點什麼改變,好讓你有願意為你兩肋插刀的朋友。
虛構一位心理治療師
這位治療師就好像一個假想的朋友,但比朋友更直言不諱。想像一下,這位治療師在觀察你的行為,然後溫柔地告訴你他或她看到的。
尤里克說:「要換個角度看待自己,這會讓你變得更客觀,而不是只想著自我防禦。」
早洩怎麼辦,男性攝護腺,陽痿怎麼辦,提高性能力,健康飲食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