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批判性思維,是內心強大的武器
曾經有段時間,我經常處於極度焦慮之中。
媒體上隔三差五齣來什麼「同齡人拋棄」「階層固化」「收割韭菜」等等,每次都讓我細思恐極。
我是自由職業,有時會碰到某個牛人說,自由職業會死的很慘,最終你會創作靈感枯竭,然後我就陷入恐懼之中,搖擺不定,尋思要不要出去找個工作?
這種恐懼,導致我既沒用辦法安心寫作,也沒有辦法認真去找工作。
後來我看了一本書《學會提問》,徹底解除了我的焦慮。
這本書主要告訴我們,如何建立批判性思維,有一個很關鍵的點,就是我們要知道,每個人在提出觀點時,都有預設的價值觀。
比如告訴我自由職業會死的很慘的大牛,他的價值假設,其實是「人的創作靈感,來源於工作」。
當我們判斷一個人的觀點時,必須先去背後探尋,對方的價值立場是什麼?這樣的價值立場正確嗎?你要接受這樣的價值立場嗎?
當我們有能力去反駁一個觀點的時候,才能真正理解一個觀點,也才能決定接受,還是堅守內心。如果不去發現觀點背後的價值觀,我們就很容易被觀點綁架。
每次出來一波刷屏級的爆文,每次聽到別人說點兒什麼,我們就很容易跟著焦慮失眠。
安提斯德內說:
思想是比任何東西都堅固的城牆,因為它絕不會倒塌,也不會交到敵人手中去。
在泥沙俱下的信息面前,能夠養成批判性思維,這是內心強大起來的第一步。
二、走出穩定,擁抱不確定性
生活中,我們有很多人,在日復一日的穩定工作里,失去了適應變化的能力。
朋友孫荀,在煤企工作了十多年。
去年效益不好,工資發不出。
我建議他辭職,另謀出路。
一米八的魁梧哥們,卻捂著臉,脆弱的像個孩子,他說自己還能做得了什麼。
唐山收費站下崗姐姐說:「除了收費,什麼也不會」。
這是很多人面對變化時,內心恐慌的根源。
因為在那份虛構的「穩定」里,我們以為歲月靜好,現世安穩,所以安逸的朝九晚五,安逸的吃喝玩樂,安逸的做一隻被溫水煮的青蛙。
當變化降臨,手足無措,崩潰彷徨。
盲目追求穩定,人就一定會失去抵抗風險和變化的能力。
狄更斯說:「這是最好的時代,也是最壞的時代。」
這句話放在今天再合適不過。
這個時代,知識周期不斷縮短,人工智慧虎視眈眈,跨界競爭也越來越激烈,羅胖在跨年演講里說「你甚至都找不到對手」。
可能你今天做的行業,明早醒來,就成為時代的過去式,打敗你所在行業的,可能是你從來沒當成對手的路人甲。
心理學上有一個詞叫「現狀偏見」,是說幾乎所有人都有一種思維傾向,不喜歡冒險,喜歡維持原狀。
這是我們大腦程序里的一個巨大bug。
所以,內心真正強大就是要對抗我們的本能,拒絕穩定。
當一個人有能力面對隨時出現的變化時,內心才能變得強大起來。
不害怕變化,有能力擁抱變化,這是內心強大的底氣。
三、學會放手,進入下一站
前兩天,朋友麥子和我說,老公有了外遇,提出離婚,她拒絕了。
儘管她也知道,他們的婚姻早就名存實亡,也再無幸福的可能,而且她還很痛苦,但是她就是不甘心,她的青春都給了老公,憑什麼現在拱手讓給外面的妖艷賤貨。
麥子咬牙切齒,滿臉的鼻涕眼淚。
她放不下自己的點滴付出,放不下消逝的歲月,以及歲月里支付的厚重情感。
這些就像緊緊的抓手,抓住她無法向前走哪怕一小步。
我想起我曾經的一段經歷,儘管是關於工作,但我發現其實很多事情,其實都有相通之處。
我本科學的是法學,畢業那年埋頭苦學,幾乎是頭懸樑錐刺股,終於順利通過國家司法考試,取得了資格證。
接著,我找了律所,開始實習,但是我每天都過得非常痛苦,因為我特別討厭東奔西跑,也不喜歡和人接觸太多。
上班成了我最恐懼的事情,無數次想放棄,卻又下不了決心。
我已經投入了那麼多時間精力,四年大學,又是孤注一擲的參加考試,司法考試又那麼那麼難,要放棄就意味著,過去的一切作廢,努力付之東流。
太難了,繼續是苦,放棄是苦。
幸運的是,當年我最終下了決心,放棄了不喜歡的律師職業。
後來,我看了《放棄的藝術》才明白,人為什麼總是很難放棄一段感情,一件事情,一份工作。
書中提到,大部分人都有兩種普遍的心理,害怕沉沒成本和厭惡損失。
這兩種心理緊緊聯繫在一起,是前後關係。
人們在決定是否放棄一件事情的時候,會特別在意自己是不是在過去,已經在這件事情上面有過大量的投入,過去的投入,就是我們付出的成本。
那放棄,就意味著成本付之東流,我們每個人都本能的厭惡這種損失。
這就是為什麼我們寧願在痛苦中輾轉反側,也下不了決心放棄過去。
《放棄的藝術》告訴我們:
堅持並不一定明智,放棄並不可恥。積極放棄,是重要的人生選擇之一。
不要再相信「堅持就是勝利」的雞湯了。
很多時候,光是堅持這兩個字,就能讓人內心坍塌。
下一站,自有下一站的風景。
懂得適時放棄,人才不會陷在泥潭裡。
當你有隨時能仰望星空的自由時,你就為自己披上了鎧甲。
真正內心強大的人,都懂得及時止損,不會害怕放棄。
四、反脆弱,你將無堅不摧
謝麗爾·桑德伯格,福布斯上榜的前50名最有力量的商業女精英之一。
在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畢業典禮上,發表演講時說:
我們比我們知道的自己更脆弱,但同時我們也比我們想像中的自己更強大。
尼采說:
殺不死我的,必將使我更強大。
這兩句話,其實都是在說,我們每個人,在面臨困境時,都比我們想像中,更有能力活下去,甚至是活的很好。
為什麼這麼說呢?
塔勒布在《反脆弱》這本書里,講了一個很顛覆的道理,人在經歷了大起大落之後,如果沒有被殺死,那這個人就會擁有一個更強大的「生存系統」。
風會熄滅蠟燭,卻會使火越燒越旺,也就是說人其實能從波動和不確定性中獲益。
很多時候,讓我們內心支離破碎的,正是生活中一些突如其來的變故,猝不及防的災難。
身處變故中,我們彷彿掉入了混沌的無敵黑洞,漫漫無期的痛苦中,看不到一絲一毫的亮光。
明天,再也不是另外一天。
如果我們能改變信念,堅信自己能夠對抗變故,而且還能在變故中變得更強大,那我們就可以看到裂縫裡透進來的亮光了。
曾經看到侯佩岑說過的一句話,給了我深深的觸動。她說:
如果你的內心不夠強大,沒有很強的抵抗力的話,你很容易被吞噬掉。
在這個複雜多變的世界裡,如果我們的內心不夠強大,就會被時代裹挾著,猶如浮萍,不知道去向哪裡,隨時可能被大風大浪吹走拍散。
我很喜歡羅斯福夫人說過的一句話:「除非你願意,否則沒人可以傷害你」。
歸根結底,能夠傷害我們的,其實也唯有我們自己。
如果你願意為自己披上鎧甲,你就會成為一個內心強大的勇士。
早洩怎麼辦,男性攝護腺,陽痿怎麼辦,提高性能力,健康飲食
留言列表